本文发表在 rolia.net 枫下论坛57年秋季,我带着录取通知书、铺盖和三叔为我考上中学买的两件礼物:一个蓝色的搪瓷碗和一把绿色的花纸伞去上中学了。
中学在西马固村,离家七八里路,过去叫作“荥阳四中”、“荥阳第一完中”,但人们习惯地叫它“马固中学”,58年上街地区因建铝厂划入郑州市后,马固中学改名为“郑州35中”,这个名字一直叫到我中学毕业。
中学比小学大多了。校园西半边有三排教室,每排6个班,共18个班,整齐划一。教室前面有一片树林,名“少年林”,长满了洋槐树。教室的后面有个圆形的花坛,开满了月季、玫瑰、榆叶梅,花坛正中间立着高高的风向标和白色的百叶箱。花坛后面有两栋二层楼,楼上是男生宿舍,楼下除几间作宿舍外,还有一间专门上音乐课的教室。教导处在学校中央,也是座两层楼,楼上是语文教研组,楼下除教导处外还有教导主任办公室和外语教研组。教导处前面有一大操场。操场东面还有三排房子,第一排是图书馆、阅览室和政治、史、地教研组,中间一排是数理化,动植物,数学教研组,后面一排是物理、化学实验室。再向东是足球场和菜地。从教导处向南过小桥是前院,有女生宿舍、教工食堂、学生食堂、体音美教研组和医务室。
学校大了,教室也大了,有宽大明亮的玻璃窗,桌子也比小学的高了,有能放书的“斗儿”(不能抽开的抽斗)。讲台上放着灰色的半圆形讲桌,黑板大了很多,功课表也整齐地镶在一个木框里。夜自习时再也不用点小煤油灯了,每个教室都有一盏汽灯,那网样的石棉灯罩点燃起来嘶嘶作响,发出耀眼的光。
我们初中一年级共六个班,整整占了教室的最后一排。一班主要是上街、汜水一带的学生;二班是高山、潘窑、杀鱼沟的学生;三班是夏候、二十里铺的学生;四班是周村、柏庙的学生;五班是留村、司马和竹川、吴沟的学生;六班是峡窝、何寨的学生。我在五班,和同时考上的许安林,许石壮在一个班。
开学后我认识的第一个学生是司马人,叫候元恒。小矮个儿,两腮很宽,配着一个十分不协调的小嘴巴。他比我们早到校几天,说起话来手舞足蹈,唾沫星四溅。他向大家介绍说,“我们学校有大操场、大花园,还有个美丽的澡堂。”听到“美丽的澡堂”,同学们一阵哄堂大笑。后来知道他的父亲是这所中学的语文老师,叫候金秋。
我们五班留村的学生占了一多半,班干部也几乎都是留村的。石春花当了班长,禹银仓是学习委员,陈清溪是劳动委员,石振华是体育委员,赵桂花是文娱委员。留村的学生还有陈彪,苏喜德、陈桂芬。苏喜德常尿床,干了以后被子上全是尿印子,一圈一圈的,像地图一样,所以大家送他个雅号—地理学家“裴秀”。
我上中学那年十二岁。在这以前,还没有单独睡过觉。现在要离巢独立生活了,母亲自然放心不下,不厌其烦地教我怎样叠被子,怎样收拾衣物,怎样洗碗,为防粮票或钱丢了,母亲特意在我衣服里面缝了个隐蔽的小口袋。
我们住在花坛后面的宿舍楼上,说是“楼”,其实是一层木板棚,走动起来咚咚作响。楼上面没有隔墙,是通的,有二三十米长,像个大火车箱。学生们在楼板上铺上草垫,再把单子、褥子铺在上面,头朝南一排,头朝北一排,一个挨一个,住得下一百多人。下晚自习后,学生们一群群地回到宿舍,聊天的、吵嘴的、打架的,煞是热闹,直到熄灯钟敲过以后才慢慢安静下来。接着咬牙的、放屁的、打鼾的、说梦话的就陆续开始了。夏天,蚊子特多,大家都没有蚊帐,一个个将赤裸的身体暴露在外面,一任蚊虫叮咬。冬天,天气十分冷,北面的窗户虽然都用报纸糊了,但冷风还是一个劲地向里灌。睡觉时,哧哧溜溜地脱下棉衣,搭在被子上面,赶忙钻进被窝里。大家紧紧地挤在一起,用体温互相温暖着。为了方便夜里小解,学校发了几个茅罐 ,放在两头的大门外。半夜憋尿,从热被窝里爬出来,光身子披件棉袄,浑身哆嗦着站在门槛里面,也顾不得对准尿罐没有,就撒了出来。第二天早上,几个尿罐满满的,溢出来的尿液沿着青砖楼梯一阶一阶地向下流,结成很多黄白两色的冰喇叭,甚是壮观。一学期后,我们迁到南院去住,南院离学校有一里路,原是天主教堂,房子虽然小了一点,但住宿情况和原来没有什么两样。
每天起床后,先上早操跑步,再回来洗脸。每人买一个直径20公分左右的小瓦盆,平时两两相对扣在一起,放在教室前面。早操时值日生用桶抬来水,每个小瓦盆里分一点。跑步回来的学生一个个撅着屁股,叉着腿,呼呼啦啦地用水在脸上擦过,用袖子把脸一擦,两手在衣襟上一抹就算完事。男生很少洗衣服,大都是穿一个星期或几个星期后带回家去洗。我上中学前还没有肥皂,洗衣服多用草木灰,有时也从庙会上买些皂角(树上结的豆荚一样的果子,可以浸出泡沫来)。在河边找个平点的石头,把衣服在上面搓来搓去,或者用棒棰将衣服翻来覆去地敲打,挤出赃水来。后来有了石硷,就用硷面在衣服的领口处涂一点,可除去油腻。为了“耐赃”,衣服大都染成黑色或深蓝色。到上中学时有了肥皂,叫“洋硷”,是用劣质动物油加硷面做的。还有一种“棉油皂”,是用棉籽榨油后的渣做的,黑黑的,有一股很臭的味道。香皂则只有个别爱漂亮的女孩子用。
学生们自带粮食在学校搭伙吃饭,在家里将粮食磨成面,背到学生伙上,过称记账后换成粮票。一次背十来斤,大约每隔一星期要向学校交一次粮食。饭场是露天的,按班级划成块,学生们分班蹲在地上吃饭。伙房的锅很大,一顿能煮几十斤米,蒸几十斤馍,熬几箩筐菜。伙房外面摆着三个直径一米多的大铁锅,学生们排队交粮票后,炊事员在每人碗里倒一勺饭。遇到下雨,值日生用铁桶将饭抬到教室里来吃。每天早上一个小时的早自习后开早饭,早饭照例是半稀不干的小米粥(还不到雍正年间救荒施舍的标准——“插筷子不倒,凉时可以拿着吃”),六个人一小盆炒萝卜丝,分成六份,每份三分钱。中午吃面条,有时是白面做的,有时是红薯面做的,呈深棕色。面条不多,常加些南瓜丝或青菜。为了使面条更稠一点,在汤里搅进去不少玉米面。每碗二两粮票另加一分菜钱。蒸馍有两种,玉米面的黄馍和红薯面的黑馍,小麦面做的白馍只能到过年过节时才吃。菜多是“熬菜”,有南瓜、荀瓜、茄子、萝卜、白菜,油很少,基本上是用盐水煮。偶尔加一点粉条或豆腐(从来没有吃过肉!)算是“改善生活”。春夏之交有一种“根达菜”,叶子肥大,一棵有几斤重,因为便宜,食堂经常买来吃,但吃后,满嘴发涩。这种菜里有一种光敏素,有些人吃了过敏,脸、手等暴露部位肿得厉害。我每月的伙食费是两元,平均每天七分钱,可以买一份炒萝卜丝,一碗熬菜,两碗面条。
从家到学校有七、八里路。星期六放学时竹川的几个学生常结伴而行,经胡寨(那地方有战国时赵国大夫狐偃的墓,叫“狐古冢”)、石嘴回家。路上高年级的学生故意卖弄似地讲一些我们听不懂的话,什么放屁时闻到臭气是屁分子的“布郎运动”,什么鞋底上有摩擦力,下坡时是重力在做功……弄得我莫明其妙。57年,因建铝厂,在上街、米河之间修铁路,我第一次在汜河滩里看到了卡车和挖土机。修铁路气势真大,几乎把一座土山都削平了。铁路修通后,我们不再走石嘴爬大坡了,沿铁路走,路平,也近些。
我们的校长叫庞振华,个子不高,住在学校西边的一间低矮的草房里,一年到头,很少出门。据说他是个打过仗的老红军,他总是穿一身兰制服,带一顶单帽,尖下巴,病漾漾的,很少说话。常在大会上露面并作报告的是副校长杜之庆,胖胖的,红红的脸,短脖子,典型的高血压体型(文革后兼任《荥阳县志》的编辑)。教导主任是邢兆奇和长得胖胖、白白净净的李学文。总务主任是时养正,管些扫把、荆筐、草席、水桶、茅罐之类的杂物。
我一年级时的班主任叫赵轰,教数学。他的下巴上有一颗黑痣,上面长了几根很长的毛。我对他并不陌生,上小学时就认识他。因为他老婆袁海峰在竹川小学教一、二年级,每到星期六他都回竹川学校。袁海峰原来是一名军人的妻子,后来被赵轰霸占了,生了两个儿子,分别取名战斗、胜利。我们常拿他开玩笑,说在一个“海峰”上发生了“战斗”,大炮一打,“轰”地一声,“胜利”了。也许是这个原因,赵轰对我很不友好,动不动就拿我试问。因为在班上我的年龄小,个子矮,他老说:“羊群里跑出来个兔子,就你小,就你捣”。有一次在教导处门前开全校大会,我们一5班排在边上,因为我和一个同学说话,被他发现,他竟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罚我站在队外示众。
教语文的孙冠英老师是我小学五年级时班主任孙冠杰的哥哥。慈眉善眼,走路时一歪一歪的,像个老太太。教英语的老师是荆龙飞,留着个小平头,他翻译的课文非常滑稽,Anna asks “What is your name?”“Where is your home?” 他翻译成“小安孬开言道,尊姓大名?贵府何方?”教植物的阎得玺老师,个子很矮,嗓门倒挺高,他常常把讲课的内容编成曲让我们记,“十字花科,草本最多,单叶护生,四瓣四萼”。教历史的老师叫胡自纯,黑黑的脸,兼当初一1班的班主任。教音乐的老师叫王之言,瘦长脸上有几颗不太显眼的麻子。他风琴弹得很好,几个月里教了我们好几首歌,“二月里来呀好风光,家家户户生产忙,指望着今年的收成好,多打些五谷充军粮”,“我们美丽的家乡就是日喀则呀……”教美术的段成丹是个乡村老画家,教我们画素描和国画。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,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.net
中学在西马固村,离家七八里路,过去叫作“荥阳四中”、“荥阳第一完中”,但人们习惯地叫它“马固中学”,58年上街地区因建铝厂划入郑州市后,马固中学改名为“郑州35中”,这个名字一直叫到我中学毕业。
中学比小学大多了。校园西半边有三排教室,每排6个班,共18个班,整齐划一。教室前面有一片树林,名“少年林”,长满了洋槐树。教室的后面有个圆形的花坛,开满了月季、玫瑰、榆叶梅,花坛正中间立着高高的风向标和白色的百叶箱。花坛后面有两栋二层楼,楼上是男生宿舍,楼下除几间作宿舍外,还有一间专门上音乐课的教室。教导处在学校中央,也是座两层楼,楼上是语文教研组,楼下除教导处外还有教导主任办公室和外语教研组。教导处前面有一大操场。操场东面还有三排房子,第一排是图书馆、阅览室和政治、史、地教研组,中间一排是数理化,动植物,数学教研组,后面一排是物理、化学实验室。再向东是足球场和菜地。从教导处向南过小桥是前院,有女生宿舍、教工食堂、学生食堂、体音美教研组和医务室。
学校大了,教室也大了,有宽大明亮的玻璃窗,桌子也比小学的高了,有能放书的“斗儿”(不能抽开的抽斗)。讲台上放着灰色的半圆形讲桌,黑板大了很多,功课表也整齐地镶在一个木框里。夜自习时再也不用点小煤油灯了,每个教室都有一盏汽灯,那网样的石棉灯罩点燃起来嘶嘶作响,发出耀眼的光。
我们初中一年级共六个班,整整占了教室的最后一排。一班主要是上街、汜水一带的学生;二班是高山、潘窑、杀鱼沟的学生;三班是夏候、二十里铺的学生;四班是周村、柏庙的学生;五班是留村、司马和竹川、吴沟的学生;六班是峡窝、何寨的学生。我在五班,和同时考上的许安林,许石壮在一个班。
开学后我认识的第一个学生是司马人,叫候元恒。小矮个儿,两腮很宽,配着一个十分不协调的小嘴巴。他比我们早到校几天,说起话来手舞足蹈,唾沫星四溅。他向大家介绍说,“我们学校有大操场、大花园,还有个美丽的澡堂。”听到“美丽的澡堂”,同学们一阵哄堂大笑。后来知道他的父亲是这所中学的语文老师,叫候金秋。
我们五班留村的学生占了一多半,班干部也几乎都是留村的。石春花当了班长,禹银仓是学习委员,陈清溪是劳动委员,石振华是体育委员,赵桂花是文娱委员。留村的学生还有陈彪,苏喜德、陈桂芬。苏喜德常尿床,干了以后被子上全是尿印子,一圈一圈的,像地图一样,所以大家送他个雅号—地理学家“裴秀”。
我上中学那年十二岁。在这以前,还没有单独睡过觉。现在要离巢独立生活了,母亲自然放心不下,不厌其烦地教我怎样叠被子,怎样收拾衣物,怎样洗碗,为防粮票或钱丢了,母亲特意在我衣服里面缝了个隐蔽的小口袋。
我们住在花坛后面的宿舍楼上,说是“楼”,其实是一层木板棚,走动起来咚咚作响。楼上面没有隔墙,是通的,有二三十米长,像个大火车箱。学生们在楼板上铺上草垫,再把单子、褥子铺在上面,头朝南一排,头朝北一排,一个挨一个,住得下一百多人。下晚自习后,学生们一群群地回到宿舍,聊天的、吵嘴的、打架的,煞是热闹,直到熄灯钟敲过以后才慢慢安静下来。接着咬牙的、放屁的、打鼾的、说梦话的就陆续开始了。夏天,蚊子特多,大家都没有蚊帐,一个个将赤裸的身体暴露在外面,一任蚊虫叮咬。冬天,天气十分冷,北面的窗户虽然都用报纸糊了,但冷风还是一个劲地向里灌。睡觉时,哧哧溜溜地脱下棉衣,搭在被子上面,赶忙钻进被窝里。大家紧紧地挤在一起,用体温互相温暖着。为了方便夜里小解,学校发了几个茅罐 ,放在两头的大门外。半夜憋尿,从热被窝里爬出来,光身子披件棉袄,浑身哆嗦着站在门槛里面,也顾不得对准尿罐没有,就撒了出来。第二天早上,几个尿罐满满的,溢出来的尿液沿着青砖楼梯一阶一阶地向下流,结成很多黄白两色的冰喇叭,甚是壮观。一学期后,我们迁到南院去住,南院离学校有一里路,原是天主教堂,房子虽然小了一点,但住宿情况和原来没有什么两样。
每天起床后,先上早操跑步,再回来洗脸。每人买一个直径20公分左右的小瓦盆,平时两两相对扣在一起,放在教室前面。早操时值日生用桶抬来水,每个小瓦盆里分一点。跑步回来的学生一个个撅着屁股,叉着腿,呼呼啦啦地用水在脸上擦过,用袖子把脸一擦,两手在衣襟上一抹就算完事。男生很少洗衣服,大都是穿一个星期或几个星期后带回家去洗。我上中学前还没有肥皂,洗衣服多用草木灰,有时也从庙会上买些皂角(树上结的豆荚一样的果子,可以浸出泡沫来)。在河边找个平点的石头,把衣服在上面搓来搓去,或者用棒棰将衣服翻来覆去地敲打,挤出赃水来。后来有了石硷,就用硷面在衣服的领口处涂一点,可除去油腻。为了“耐赃”,衣服大都染成黑色或深蓝色。到上中学时有了肥皂,叫“洋硷”,是用劣质动物油加硷面做的。还有一种“棉油皂”,是用棉籽榨油后的渣做的,黑黑的,有一股很臭的味道。香皂则只有个别爱漂亮的女孩子用。
学生们自带粮食在学校搭伙吃饭,在家里将粮食磨成面,背到学生伙上,过称记账后换成粮票。一次背十来斤,大约每隔一星期要向学校交一次粮食。饭场是露天的,按班级划成块,学生们分班蹲在地上吃饭。伙房的锅很大,一顿能煮几十斤米,蒸几十斤馍,熬几箩筐菜。伙房外面摆着三个直径一米多的大铁锅,学生们排队交粮票后,炊事员在每人碗里倒一勺饭。遇到下雨,值日生用铁桶将饭抬到教室里来吃。每天早上一个小时的早自习后开早饭,早饭照例是半稀不干的小米粥(还不到雍正年间救荒施舍的标准——“插筷子不倒,凉时可以拿着吃”),六个人一小盆炒萝卜丝,分成六份,每份三分钱。中午吃面条,有时是白面做的,有时是红薯面做的,呈深棕色。面条不多,常加些南瓜丝或青菜。为了使面条更稠一点,在汤里搅进去不少玉米面。每碗二两粮票另加一分菜钱。蒸馍有两种,玉米面的黄馍和红薯面的黑馍,小麦面做的白馍只能到过年过节时才吃。菜多是“熬菜”,有南瓜、荀瓜、茄子、萝卜、白菜,油很少,基本上是用盐水煮。偶尔加一点粉条或豆腐(从来没有吃过肉!)算是“改善生活”。春夏之交有一种“根达菜”,叶子肥大,一棵有几斤重,因为便宜,食堂经常买来吃,但吃后,满嘴发涩。这种菜里有一种光敏素,有些人吃了过敏,脸、手等暴露部位肿得厉害。我每月的伙食费是两元,平均每天七分钱,可以买一份炒萝卜丝,一碗熬菜,两碗面条。
从家到学校有七、八里路。星期六放学时竹川的几个学生常结伴而行,经胡寨(那地方有战国时赵国大夫狐偃的墓,叫“狐古冢”)、石嘴回家。路上高年级的学生故意卖弄似地讲一些我们听不懂的话,什么放屁时闻到臭气是屁分子的“布郎运动”,什么鞋底上有摩擦力,下坡时是重力在做功……弄得我莫明其妙。57年,因建铝厂,在上街、米河之间修铁路,我第一次在汜河滩里看到了卡车和挖土机。修铁路气势真大,几乎把一座土山都削平了。铁路修通后,我们不再走石嘴爬大坡了,沿铁路走,路平,也近些。
我们的校长叫庞振华,个子不高,住在学校西边的一间低矮的草房里,一年到头,很少出门。据说他是个打过仗的老红军,他总是穿一身兰制服,带一顶单帽,尖下巴,病漾漾的,很少说话。常在大会上露面并作报告的是副校长杜之庆,胖胖的,红红的脸,短脖子,典型的高血压体型(文革后兼任《荥阳县志》的编辑)。教导主任是邢兆奇和长得胖胖、白白净净的李学文。总务主任是时养正,管些扫把、荆筐、草席、水桶、茅罐之类的杂物。
我一年级时的班主任叫赵轰,教数学。他的下巴上有一颗黑痣,上面长了几根很长的毛。我对他并不陌生,上小学时就认识他。因为他老婆袁海峰在竹川小学教一、二年级,每到星期六他都回竹川学校。袁海峰原来是一名军人的妻子,后来被赵轰霸占了,生了两个儿子,分别取名战斗、胜利。我们常拿他开玩笑,说在一个“海峰”上发生了“战斗”,大炮一打,“轰”地一声,“胜利”了。也许是这个原因,赵轰对我很不友好,动不动就拿我试问。因为在班上我的年龄小,个子矮,他老说:“羊群里跑出来个兔子,就你小,就你捣”。有一次在教导处门前开全校大会,我们一5班排在边上,因为我和一个同学说话,被他发现,他竟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罚我站在队外示众。
教语文的孙冠英老师是我小学五年级时班主任孙冠杰的哥哥。慈眉善眼,走路时一歪一歪的,像个老太太。教英语的老师是荆龙飞,留着个小平头,他翻译的课文非常滑稽,Anna asks “What is your name?”“Where is your home?” 他翻译成“小安孬开言道,尊姓大名?贵府何方?”教植物的阎得玺老师,个子很矮,嗓门倒挺高,他常常把讲课的内容编成曲让我们记,“十字花科,草本最多,单叶护生,四瓣四萼”。教历史的老师叫胡自纯,黑黑的脸,兼当初一1班的班主任。教音乐的老师叫王之言,瘦长脸上有几颗不太显眼的麻子。他风琴弹得很好,几个月里教了我们好几首歌,“二月里来呀好风光,家家户户生产忙,指望着今年的收成好,多打些五谷充军粮”,“我们美丽的家乡就是日喀则呀……”教美术的段成丹是个乡村老画家,教我们画素描和国画。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,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.net